腊月:九种习俗,五种禁忌,一定要知道!
转眼间已进入腊月,俗话说:过了腊八就是年,进入腊月就意味着到了农历的年尾。
?
腊是干肉的意思,引申为年终岁末用肉敬拜众神的祭祀。
?
因为这个月主要和祭祀有关,所以,在我国的传统民俗中,腊月的讲究与禁忌很多。
?
九种习俗
?
腊八
?
腊月初八流行喝粥。
?
腊八粥用多种食材熬制而成,又称七宝五味腊八粥。
?
古代用吃腊八粥的方式来庆祝丰收,一直流传至今。
?
腊月二十三
?
小年,是过年的开端,传说这一天,灶王爷要上天禀报这一家人的德行,让玉帝赏善罚恶。
?
所以人们在这一天准备好供品送灶神上天,其中最重要的是糖果,又甜又黏,让灶王上天之后嘴巴被黏住,说不了坏话。
?
吃了祭灶的糖瓜,拜了灶老爷,就要热火朝天地投入迎新年的忙碌中了。
?
腊月二十四
?
“腊月二十四,掸尘扫房子”。
?
因为“尘”与“陈”谐音,在腊月里扫尘有“除陈布新”的涵义。
?
腊月扫尘,就是把家里一切的“穷运”、“晦气”都扫出去,以期盼来年运势更好。
?
腊月二十五
?
旧俗认为灶神上天(腊月二十三)后,天帝玉皇于腊月二十五亲自下界,查察人间善恶,并定来年祸福,
?
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,称为“接玉皇”。
?
这一天起居、言语都要谨慎,争取好表现,以博取玉皇欢心,降福来年。
?
腊月二十六
?
腊月二十六,杀猪割年肉。
?
在过去,人们生活艰苦,只有在过节的时候才能吃到猪肉。
?
人们在这一天,开始杀自己养的猪,筹备过年的肉食。
?
腊月二十七
?
“腊月二十七,宰鸡赶大集”
?
过年迎来送往,要招待很多亲戚朋友,所以除了猪肉之外,还有准备鱼肉、鸭肉。
?
二十七也是年货节,大家准备好年货,吃穿用度,一应俱全,所以这一天,各地的集市都十分红火热闹。
?
腊月二十八
?
二十八,把面发。
?
正月初一到十五是不能蒸馒头的。
?
所以二十八这一天要准备好接近半个月的主食。
?
北京人一般慢一拍,在这天“把面发”,等到二十九“蒸馒头”。
?
腊月二十九
?
这一天叫“小除夕”。一般是来往拜访,这叫别岁,亲戚邻里之间互相交换糕点,交流感情,人们还在户外焚香,叫“天香”。
?
大年三十儿
?
这一天所有人都要回家吃团圆饭。
?
摆设天地供桌、辞岁、守岁、迎岁……
?
这天的鞭炮不绝于耳,人们企盼自己在新的一年里,可以有更好的运气和福气。
?
五种禁忌
?
第一禁忌:家中有儿子,已婚闺女在家过年。
?
小年之后,有儿子的家庭里,不许已婚的女儿回门,直到年初二、初三才可以。
?
老辈子说法,这叫做“闺女不踏娘家尘草”,是说女儿这时候回门,会断娘家香火。
?
现如今独生子女社会,自然不存在这些老说法。但在旧社会,这是头等的忌讳。
?
第二禁忌:腊月搬家动土
?
腊月在古代是祭祀的日子,这样重要的日子里,讲究的是进财,纳财。
?
腊月搬家,会导致诸神找不到家,他们自然有脾气。
?
所以古人有腊月搬家穷的说法。
?
第三禁忌:年三十家里水缸不满
?
过去没有自来水,过年水缸一定要满水。
?
水就是财。
?
过年的时候,家里有水,就是说这一年富贵有余。
?
第四禁忌:不说过年话儿
?
“大年三十死了驴,不好也得说好”。
?
年三十煮饺子,煮碎了不能说碎了,破了,得乐呵呵地说:“挣了”。
?
打破碗碟,要赶紧说“岁岁平安”。
?
农村人认为,年根儿和年初,老地老母和诸位神仙鬼怪,全都在家,说什么都能一语成谶。
?
所以必须多说好话,没准儿神仙祖宗一保佑,就实现了呢。
?
第五禁忌:年三十扫地,往外扔垃圾
?
农村里老人说:年三十开始,家里的土都是财,扫地就是扫财。
?
地脏了不许扫,就连垃圾也不能往外扔,直到初二晚上祭了财神,夜里送了神以后,初三早上才能扫地,把垃圾清理了。